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答案23套



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答案23套
目录:
一,事业单位面试题本(考官用7套)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结构化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考官用)
2.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考官用)
3.事业单位面试题和答案(评委用卷)
4.事业单位面试题本(考官用)
5.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答案二(考官用)
6.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答案四(考官用)
7.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答案(考官用)

二,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14套和答案
1.2021年10月23日xx县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2.2021年12月26日xx市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3.2022年12月9日上午xx省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4.2022年1月12日xx区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5.2022年5月21日xx县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6.2022年5月26日上午xx县事业单位面试题(行政审批)和参考答案
7.2022年6月5日上午xx区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8.2022年8月20日xx市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9.2023年9月8日xx行政审批局事业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0.2024年4月18日xx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面试题(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和参考答案
11.2024年4月6日xx市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2.2024年5月26日xx县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3.2024年6月1日下午xx市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4.2024年6月20日xx市行政审批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5. 2025年5月17日xx市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6. 2025年1月4日xx行政审批局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部分内容节选:
2024年6月20日xx市行政审批事业单位面试题
现在推行不见面审批,但是有的单位为了提高不见面审批率,要求必须线上审批。对此你怎么看?
不见面审批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政务服务创新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平衡和灵活性,确保各类群体都能便捷、高效地获取政务服务。
首先,不见面审批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高效性。通过线上平台,申请人可以随时随地提交审批材料,减少了因现场排队、等待等造成的时间浪费,同时也降低了行政成本。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不见面审批有助于实现审批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和腐败风险。
然而,强制要求线上审批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对于一些特定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他们可能由于技术、设备或操作能力的限制,难以适应线上审批方式,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办事难度。另一方面,线上审批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完全替代现场审批的必要性,比如需要提交复杂材料、进行面对面沟通或核实身份等场景。
因此,我认为在推行不见面审批的同时,应该注重平衡和灵活性。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提供多元化的审批方式。政府部门应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群众特点,提供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审批方式,确保各类群体都能便捷地获取政务服务。
第二,加强线上审批的宣传和引导。对于强制要求线上审批的单位,应该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帮助申请人了解线上审批的流程、要求和优势,提高他们的接受度和使用率。
第三,完善线上审批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政府部门应该投入足够的资源和技术力量,确保线上审批平台的稳定、安全和易用性。同时,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以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和辅助服务。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题本
(供评委用)
xx市人事考试中心
题本编制和使用说明
一、本次结构化面试共设计6项通用测评要素。具体测评要素及权重为:
测评要素 权重
1、综合分析能力20
2、社会感知能力20
3、处事能力 20
4、人际沟通能力15
5、语言表达能力15
6、举止仪表和情绪稳定性10
二、测评要素的操作定义。
1、综合分析能力:考察考生辨证地分析问题、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社会感知能力:考察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关注社会问题,从中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
3、处事能力: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周密性、可行性及办事的规则意识。4、人际沟通能力:有全局观念,能有效地应用各种沟通方法,善于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
5、语言表达能力:考察考生言语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和感染力。
6、举止仪表和情绪稳定性:考察考生文化素养和举止、行为仪表的表现及情绪稳定性、处事沉着性和忍耐性等。
三、面试题目共有3道。考官应逐个要素加以评分。在6个测评要素中均未设专门对应题目,需要在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给以综合评定。
四、每道结构化面试题目除问题本身外都给出了出题思路和参考答案。由于应试者答题具有开放性,并没有标准答案,参考答案仅供评分参考。
面试前,考官要对试题和评分参考进行研讨、细化和统一‚“好、中、差”的评分标准。
五、导入语是在结构化面试开始时,主考官向考生简单问候并交待面试的有关事项。
六、面试时间15分钟。主考官要注意控制每题的答题时间长短,必要时可直接转入下一个问题,但要显得自然。
七、在考生回答不出问题造成面试冷场时,主考官可适当提示。经过提示的考生在相关要素得分上,不得获其要素分值的最高分,与不加“提示”的考生有所区别。
八、面试成绩的计算方法采用体操计分法,即:每位考官根据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其在每一要素上的得分。每名应试者的结构化面试的成绩是:把若干名考官总评分(各要素得分之和)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去掉后,其余有效分数取得平均值。
九、”面试评分表“,供考官单独评分使用‚”面试成绩汇总表“,供体操计分法计分使用‚”考官计分平衡表“,是建议考官使用的,目的是帮助考官记录自己给各位应试者的打分,有利于平衡对所有应试者的给分幅度,减少评分误差。十、根据保密规定,此题本属绝密材料,私人不得留存,面试结束后统一收回。

导入语你好!
欢迎你参加今天的面试。
今天面试时间为15分钟!你要回答3个问题。希望你在回答每个问题前先考虑一下,尽量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必紧张。
好!现在我们开始。
一、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恒林,去年7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城管大队南站分队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城管队员。在大多数人眼中,硕士生是‚”天之骄子“,城管巡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太苦太累,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那么,硕士生当城管,”无奈之举“还是理性选择?
请在下列两种观点中选择其一阐明你的看法。
A、无奈之举
B、理性选择
〔出题思路〕让考生对所选项和未选项进行阐述,从其论述的逻辑性、辩证性、说服力等方面测评其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A、无奈之举1、高学历毕业生从事基层工作,这样的选择是就业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这一方面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另外一方面,社会也在破除人们心目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思维定势,但是大学生如果一味从事普通劳动者的工作,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浪费。
2、硕士生当城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城管工作中几乎用不到。就个人而言,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也是教育成本的浪费。
、、、、、、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你单位计划开展“我为审批服务献一策”活动,面向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领导安排你负责本次活动,你将如何组织?
如果领导安排我负责本次“我为审批服务献一策”活动,我会这么做:
首先,明确活动主题与征集内容。确定活动主题为“优化审批服务,共筑优质营商环境”,旨在广泛收集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于审批服务的创新想法、实际需求及改进建议。在明确主题的同时,细化征集内容,比如聚焦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时限压缩、线上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态度提升、跨部门协同审批机制完善等方面,鼓励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或案例分享。同时,设定征集要求为建议需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可行性,字数不限,形式可以是文字描述、流程图、视频解说等多样化呈现,确保能够充分表达意见。
其次,广泛宣传动员,扩大活动影响力。设计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宣传册及短视频,清晰阐述活动目的、征集主题、参与方式、奖励机制等关键信息。线下方面,在政务服务中心、企业聚集区、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线上方面,通过单位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渠道发布活动通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话题互动,提高活动的曝光度和参与度。同时,针对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开展定向宣传,通过电话沟通、邮件邀请、座谈会等形式,鼓励他们积极组织人员参与,提出高质量的建议。
再次,精心组织建议征集与评审工作。设立线上征集平台,如专门的活动网页或小程序,方便参与者提交建议,并设置实时反馈功能,对提交的建议进行初步筛选,确保内容符合征集要求。同时,开通线下征集渠道,如设置意见箱、开展现场座谈会等,为不熟悉网络操作的群体提供便利。为保证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组建由审批业务专家、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征集到的建议进行匿名评审。评审过程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初审筛选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建议进入复审;复审则通过打分、讨论等方式,综合评估建议的价值和实施难度,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在评审结束后,及时公布获奖结果,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对提出优秀建议的个人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及物质奖励,以资鼓励。同时,将获奖建议及所有有价值的建议进行整理汇编,形成《审批服务优化建议汇编》,下发至各审批部门学习借鉴,推动审批服务的持续改进。对于部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跟踪实施效果,确保建议能够落地见效。
此外,加强后续反馈与互动。通过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建议采纳情况及审批服务改进成效,让参与者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和采纳。同时,建立长效反馈机制,鼓励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审批服务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共同推动政务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
、、、、、、
更多内容请下载附件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