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试题及参考答案30套



省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试题及参考答案30套
目录:
(一)事业单位面试题本(考官用)
1.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供评委用) (10)
2.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供评委用) (11)
3.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供评委用) (12)
4.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供评委用) (13)
5.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供评委用) (14)
6.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供评委用) (15)
7.事业单位面试题本和参考答案(供评委用) (17)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面试题
1.2019年9月7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2.2020年xx省人社厅所属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3.2021年11月12日上午xx省人社厅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4.2021年7月31日xx省直事业单位省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5.2022年7月16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6.2022年8月28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7.2023年10月26日xx省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8.2023年10月27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9.2023年3月19日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0.2023年3月30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1.2023年6月15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2.2023年6月17日xx省直(人社厅)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3.2023年6月17日上午xx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4.2023年6月17日下午xx省人社厅下属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5.2023年6月18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6.2024年5月22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7.2024年5月23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8. 2024年6月3日上午xx省人社厅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19.2025年1月11日xx省人社厅事业编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20.2025年1月15日下午xx区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21.2025年1月18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社厅)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22.2025年1月18日上午xx省人社厅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23.2025年3月25日xx人社厅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部分内容节选:
2023年10月27日xx省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试题

第一题
现在,当代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做性格测试,有的是为了寻找同类,有的是为了认识自己,还有的是找寻某种确定性,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对此你怎么看?
第二题
焦裕禄同志有句名言:"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规模已达2亿人。,最近一段时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持续为社会所关注:有外卖员在送餐途中倒下猝死;有快递员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派件量七八百件,不堪工作重负考虑辞职;有网约车司机一天跑10个小时,收入流水不到200元……针对这一群体的劳动保障痛点难点,你有什么建议?
、、、、、、
面试题本
(供评委用)
导入语:
考生你好!
首先祝贺你顺利通过笔试,希望你面试还能取得好成绩。
今天的面试共有三道题,时间为20 分钟,请你注意合理把握。
三道题是一题一题依次发问和回答, 我提问时, 你可以记录要点,如果没听清楚, 可以
说明。每道题回答完了,请告诉我“回答完毕” 。
希望你不要紧张,敞开思路,从容回答,充分展示自己。
听明白了吗?
好,现在我们开始面试。
事业单位面试题本
(供评委用)
引导语:你好,欢迎参加今天的面试。面试共3道题,总时限为15分钟,在回答每道问题前,你可稍作思考,每道题回答完,请说:“此题回答完毕”。题目就放在桌上,请翻开。好,现在计时开始。

一、很多社会流行语的产生折射了时代的普遍要求,比如“靠谱”。对于大多数单位选人来说,在充满变化的时代,候选人“靠不靠谱”非常重要。结合对竞聘岗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的靠谱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观察要点:
1、考生对此次竞聘岗位是否了解充分;
2、考生是否能紧扣“靠谱”,从竞聘动机、能力、性格等方面陈述胜任岗位理由;
3、考生胜任竞聘岗位的理由是否逻辑清晰及充分;
4、考生对胜任竞聘岗位是否充满信心。
参考评分标准:
【好】对竞聘岗位了解透彻,并能从竞聘动机、能力、性格等方面全方位陈述胜任岗位理由,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胜任信心强,可信度高。
【中】对竟聘岗位有一定了解,能从竞聘动机、能力、性格中的大多数方面陈述胜任岗位理由,逻辑较清晰,表达顺畅,胜任信心较强,可信度尚可。
【差】对竞聘岗位及单位不怎么了解,陈述的胜任岗位理由乏善可陈,逻辑性差,胜任信心弱,可信度低。
、、、、、、
社会上在就业 、教育等人们比较关注的方面,一直有人在制造焦虑。对此你怎么看?
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思。
首先,制造焦虑者最直接的目的往往是谋取私利,“名利双收”。
在就业领域,一些培训机构或媒体夸大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渲染“就业难”的氛围,以此推销自己的培训课程或服务。他们声称掌握了“独家秘籍”或“内部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或求职者脱颖而出,实则很多内容空洞无物,只是利用人们的焦虑心理来敛财。在教育方面,一些教育机构或自媒体不断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制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推销高价辅导班、兴趣班等,让家长们陷入无休止的攀比和焦虑之中。
其次,制造焦虑背后折射出更深刻的社会原因。
第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资源也相对有限。家长和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容易转化为焦虑情绪,而制造焦虑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情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信息传播的片面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但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却难以保证。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夸大事实、渲染情绪,传播一些片面的、负面的信息,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感。
第三,教育观念的偏差。当前,一些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过于注重成绩和学历,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这种教育观念的偏差使得他们在面对教育选择时更加焦虑和迷茫。
再次,我们应该看到,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人陷入更深的困境。就像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教育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场陪伴孩子成长的旅程。”如果家长和学生只是盲目地追求成绩和学历,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最终可能会适得其反。
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共同遏止制造焦虑的不良风气,让就业和教育回归理性、回归本质。
第一,提升就业指导质量。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供真实、客观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打击虚假招聘、培训诈骗等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第二,营造理性教育氛围。家长和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不要盲目跟风、攀比。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媒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传播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避免夸大事实、渲染情绪。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第四,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看重学历和成绩。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就业、教育等问题的深入理解,制造焦虑的不良风气一定会得到遏制,就业和教育也一定会回归理性、回归本质。
、、、、、、
单位推行“一站式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在处理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申请审核业务时,平台突发故障,业务无法正常流转。领导要求在24小时内恢复系统并完成所有待办审核工作,可涉及系统维护、数据校验等多个相关部门却相互推诿、不愿担责,你该怎么办?
面对这一情况,我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首先,保持冷静,理性分析。一方面,我会仔细核查平台故障的具体表现和影响范围,确认是否真的是系统问题,还是存在其他潜在因素,同时思考相关部门所谓的“推诿”是否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误解导致的。另一方面,我会以全局为重,意识到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解决问题,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补贴申请审核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因部门间的推诿而延误整体进度。
其次,主动出击,组织协调。一是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明确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打破部门壁垒,共同面对挑战。二是引导各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鼓励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推卸责任。同时,积极倾听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关键信息,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再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基于会议讨论的结果,我会与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详细的恢复系统和完成审核工作的计划,明确每个部门的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对于系统维护部门,要求其迅速定位故障原因,制定修复方案,并尽快实施;对于数据校验部门,要求其在系统恢复后,优先处理待办审核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我会设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各部门的工作进展,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此外,加强沟通,保持透明。在整个过程中,我会保持与各部门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同时,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确保领导对整体情况有清晰的了解,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后,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在问题解决后,我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会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如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系统维护和数据校验的能力等,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同时,我也会将这次经历作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更多内容请下载附件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