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euity research)的工作都是这样找的

 

Research 从产品上先分为 debt , derivatives 和 euity 的三大类。一般前面 2 类放在一个
大的部门里一起做,要求好的数学功底,好的 modeling能力。固定收益类研究的 analyst 的 
确一直地位不高, bonus 比例比较固定且不高,我的理解是 analyst 们提供的是差异化 
很小的差别,基于数学和 model 的东西你很难做出比别人差很多的结果出来。  重点还是说
equity  research 。 
  
Euity research的部门 一般是研究部,做 euity research 的人一般称为 analyst ,中文可以
叫分析师或研究 员 
  
研究部内部分工 
  
研究部一般有 3 类分析师,宏观分析师(他们一般被叫做某投行或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策略分析师,和行业分析师。 
 
宏观分析师做有关地区国家经济趋势,货币政策等的研究,一个例子是现在很 
热的 brics 金砖四国这个概念,就是由 gs 宏观组提出。策略组主要从产业角度判断一 
个地区或者国家市场的行业或板块冷热,比如他们会建议超配零售行业,平配电器行业或 
者 建议关注整体上市概念。宏观和策略组不会直接关注某个公司,人不多,一个地区
大概合 起来 5 , 6 个,研究部的大部分由行业分析师构成,他们一般按行业分工,
直接 cover 
公司,对单支股票给出评级和买卖建议。 在行业内,宏观和策略分析师往往要求很强的
背景,他们往往是 top school 的 phd , 有一流大学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研究经历,国内的要求一般没有那么高,但也不低,无论国内外,宏观策略的首席的分
析师年龄一般在 40 岁以上,整个 research 部 分的 head 往往也从他们中产生。在
global bank ,宏观和策略分析师能做到 MD ,但 行业分析师一般只能做到 ED 。相
对来看,行业分析师就是相对年轻的一个群体,国内硬 性 要求行业分析师有 master
以上学位, global bank 一般不要求,但是没有的话,是个 劣势。 
  

买卖方区别 
  
Research 分 buy side 和 sell side 两类。 Sell side 主要包括投行的研究所和第三 
方独立机构的研究所。 Buy side 包括 mutual fund , hedge fund , insurance  
compan 
y , pension fund 还有其它的一些机构 。 
  
功能上的区别直观来说就是 sell side 是忽悠别人买卖股票的而 buyside 是自己买卖股 
票的。 
  
Sell side 对盈亏结果并不负责,它们服务于 buy side ,所以他们要能写,会讲故事, 
总的来说就是要能忽悠。 Buy side 主要是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也参与一级市场,直接对 
自己的资金负责,所以他们的压力更大,强调独立判断,不盲从市场的素质。但两边都很 
强调好的逻辑和 network ,尤其是 network ,这是你能够区别于其它 analyst 一个很 
重要因素,也是买方非常看重的卖方 analyst 的一个因素,因为 public information  
和 
基于其的分析能带来的价值不大,只有少数人才能获知的 information 才是有价值的。 
  
sell side 也有些为自己的 principle 负责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人,一般是 trader  
,相对于以 fundamental investment 为投资策略的 buy side 相比, IB 的 trader 一 
般 
作 market makeing , speculating , relative arbitrage, 总体上 holding period 
要短得多。 
  
Sell side 研究所人数比较多,一个行业往往几个 analyst 一起看,大的研究所一个大 
的地区能有 6 , 70 个 analyst ,每个 analyst 还有几个小弟小妹 support 。所以对 
行 
业的研究一般来说比较深入,他们可以称为行业专家。 Buy side 人少些,往往一个人看 
  2 , 3 个行业,他们更重于对投资机会的把握而不是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当然,对行业 
的深入理解也是一个把握投资机会的一种途径和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非充分也非必要条 
件。具体来说, buy side 研究队伍的大小取决于公司规模,文化和市场环境,大的公司 
往往分析师人也多,但一个区域市场的研究团队,超过 20 个的很少 
  
行业的历史和现状(美国和中国的情况) 
  
在美国,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正式奠定行业基础开始,证券分析成为资本市场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 70 年开始,由于卖方经纪业务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卖方 
开始建设自己的研究部门以提供差别化产品。研究部成为销售交易部门的重要支持,成为 
赚取佣金的重要力量。直到互联网泡沫以前,分析师一度相当有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其实 
,地位也是来自市场影响力和利润创造能力。 
  
卖方分析师对于一个投行的意义大约有以下几点: 
  
1 最简单直接的:赚佣金。在美国曾经一度是,没有好的研究部的支持,经纪业务很难展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机构的佣金部分,虽然受股权关系的很大影响,但是研究力量是相 
当重要一个决定因素。 
  
2 对投行业务的支持:市场对分析师的一大诟病就是分析师与其服务的投行利益牵连,从 
这里也能看出分析师对投行的意义,分析师会给公司投行部门客户的股票好的评级基本是 
行业常识。分析师的市场影响力对投行业务的支持,使得分析师能够从投行项目中分到不 
菲的 bonus 。美国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的情况,但中国的情况仍然是这样。 
  
3 对投行 principle 投资或者 asset management 部分的支持:明星分析师对市场的确? 
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至少短期上影响股价 20% 的变动是很平常的。所以随着明星分析? 
的投资建议进行买卖操作,潜在的利润相当可观。 
  
总之,在互联网泡沫之前。明星股票分析师绝对是华尔街的明星,超然的地位,高收入, 
广泛和人脉关系。 
  
互联网泡沫破裂,随后的安然,世通等丑闻。使得人们开始反观和责问卖方分析师们在这 
些过程中的表现,当得出他们是主要的为虎作伥者之一的结论时,分析师的形象,影响力 
,收入都大幅度下降。分析师和投行分 bonus 似乎成了美好的历史。 
  
同时,出于对卖方的不信任,一些买方开始重视建设自己的研究团队。 
  
在中国,证券分析还是个年轻的行业,大约在 2002 年之前,市场都是坐庄炒作为主流, 
基于基本面的分析并不主流。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财富分析师排名,也是从 2004 年才开 
始。所以,卖方证券分析这个行业不仅没有经过丑闻的洗礼,而且是才起步不久,影响力 
日增, 05 年之前是熊市,分析师身价尚不高。 06 年大牛市开始,分析师能给机构带来 
的价值大增,各大机构都给明星分析师大幅提高收入水平以争夺人才。除了工资和 bonus 
的收入,国内市场有个传统,就是分析师们几乎没有自己不炒股票的,而明星分析自己的 
portfolio 的 performance ,当然相当不俗。还有别的,不合适多说。 
  
至于研究部是 front office 还是 back office ,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位,有些归作 
back office ,有些公司算作 front office 
  
分析师的发展路径 
  
前提是如果你已经做到分析师了,自己独立 cover 公司,独立署名发报告了。在 resear 
ch 部门做 support 不算。 
  
卖方分析师可以一直做到老,做权威的明星分析师。 
  
这里插进去一个对卖方分析师评级的介绍。分析师的 performance 很难量化的考量。一 
般 
对他们的评价根据一些有影响力的杂志的排名。国际上最有权威的是 Institution inves 
tor 简称 II ,亚洲有 Asia Money ,国内是新财富。杂志向机构投资者发放选票,有机 
构投资者对分析师打分,最后根据投资者资产规模加权平均其打分,分行业对分析师排名 
。这些排名对卖方分析师相当重要,上榜几乎意味着一切 -- 加薪,升职,跳槽到更好的 
地方,最关键的还是市场影响力。一般来说,行业排名总靠前的分析师,都可以叫明星分 
析师了。由于投票权掌握在买方手里,买方也是客户,所以买方是否是要更有 " 地位 " 
一点,是卖方分析师和 sales 献殷勤讨好的对象。尤其是即将排名的季节,卖方分析师 
到 
处 marketing ,展开拉票的浩荡攻势。 
  
另外一个比较多的路是去买方,做 buy side analyst 。可以去 mutual fund , hedge 
fund , PE 等等。 
  
卖方分析师还可以改行,改做 sales , I banker 比较常见。分析师对行业的深入理解 
和 
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和上市公司以及和投资者的广泛的 network ,对做 sale 
s 和 ibd 都是很好的优势。 
  
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去实业界,做 CFO 或其它高管。凭借的是对行业和对资本市场两个方 
面 
的深入理解。 
  
买方分析师出路就窄多了。一般来说,选择做买方分析师的时候,都是为了能将来做投资 
。 Hedge fund manager, mutual fund manager, 或者其它机构的 portfolio manager  
。 
(注:分析师不是成长为 fund manager 的唯一途径,另外一个很大的来源是 trader 。 
这个主要看 fund 采取的 investing strategy ) 
  
在没有做到可以直接投资分配资金的人的时候。买方分析师一般都只在买方的圈子里跳来 
跳去。也有买方分析师又去卖方的,但是很少。这个一个方面是因为买方分析师平均来说 
比卖方的更有资历些。还有就是当你做惯了被人服务和拍马屁的对象的时候,是不大习惯 
再去服务人家,拍别人马屁。 
  
所以,卖方分析师是个更安全的起点,未来更多选择。但是买方分析师门槛往往更高, 
如果你的理想是做投资,那么直接去买方当然是更快捷的路径。 
  
有些以 fundamental investing 作为 investing strategy 的 hedge fund 
把做 fundamental research 的人也叫做 trader ,实际上没有分配资金的权力 
分配资金的他们叫 core trader ,或别的什么实际上,那个 core trader 
就是 fund manager 
  
其它那些 trader 就是 analyst 
  
如果是其它策略的 trading ,作为 sell side analyst 的经历是没有多少有意义的积累 
的有些 buy side 让优秀的 analyst 去做一段时间 trading ,是为了培养短期市场感觉 
为提拔他们做 fund manager 打基础 
  
机构比较 
  
卖方国际上总的来说 UBS , ML , GS 的研究比较强, buy side 的研究不为外界所知 
, 
所以其水平难以衡量( performance 和研究力量有很大关系,但不全由研究水平决定) 
。 
但是,从中国的学校要人去非大中国区作 equity ,基本不大可能。 equity research  
当 
你做到分析师之后,你的工作的 1/3 ,就是和上市公司沟通交流。自己人当然更多 netw 
ork ,也当然更容易感觉亲切。 
  
所以,看中国的情况。 Global bank 中只有 gsgh 和 ubss 有 license 在国内做 A sha 
re 的 sell side research 。有些公司说是招 research analyst ,但如果在国内做, 
肯 
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equity research ,。内资机构里比较好的卖方研究所有 cicc 的 
, 
中银的,中信的,申万的,国君的,招商的,国信的,光大的。其它的觉得清华北大的学 
生,基本上不要考虑了。 
  
新财富对研究所去年的排名是国君,申万,招商,国信,中金 / 中信 
  
今年的排名中信,申万,国君,招商,国信。中金掉出了前五。 
  
但是 Asia Money 的排名 CICC 今年取得了好成绩,第一次排上第一,超过 gs , ubss 
等等。 
  
我的理解是,在这种大牛市中,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更看重对新热点的挖掘,对信息的获 
取而非对基本面的深入把握和持续严谨跟踪。相对于外资行, CICC 研究能从中国的企业 
哪里拿更多一手的资料和信息,更多是一个 rumor centor ,所以 CICC06 年能赢过它们 
;但是相对于国内其它研究所, cicc 研究员功底更好,分析能力更强,但是挖热点,挖 
新牛股,拿第一手消息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强, cicc 的 sales 对国内机构不够那么重视 
也 
是一个原因,所以其它券商在这类排名上赢过 cicc 。 
  
出于一个应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下公司选择 : 
  
GSGH 现在对 A 股的研究做得并不是很好, UBSS 还没完全起步。如果一个应届生去 gsg 
h 或者 ubss ,是从 BA 做起,没有 master 应该比较难升到 associate , master 要 
升 
到 associate 需要 3 年。 Associate 是你能够看几个公司,署名发报告的基础。看地 
区 
的整个行业的,一般都是 vp 以上。从毕业开始,顺利的话要 5 年。 
  
硕士去 CICC 直接做 associate ,现在的年景,加上 bunus 收入应该比去 gsgh 做 ba 
稍微多一点。 1 年往往就可以直接看些公司。因为 cicc 人少,不少还往外行跳,所以 
新 
人出头的机会多,说不定很快就能看一个行业。相对而言,个人觉得 cicc 是比 gsgh , 
  ubss 更好的选择。 
  
中信整个公司实力强,发展趋势好,收入水平高于其它内资券商。 但其研究部以挖人的 
形 
式,使其排名一举大幅度提高,但是公司文化尚未融合,对新人的培养机制还没建设好。 
另外,人员流动性差,因为研究员都是大牌,中信的薪酬在国内仅次于 cicc ,不会流到 
别的券商,年龄比较大的研究员往往不原意再去买方。中信的大牌研究员英文总体又不是 
那么好,流动不到外行去。所以,在研究部这个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地方,新人出头很难。 
国君研究所 network 很强,但有类似流动性差,新人难出头问题,但相对中信,国君的 
  
国君研究所 network 很强,但有类似流动性差,新人难出头问题,但相对中信,国君的 
entry level 薪水低了不少,所以吸引力更显不足。这两个地方,做到独立署名发报告看 
行业,平均大约要 2 年以上,现在的情形估计更长,运气好除外。 
  
相对而言申万和招商平台和中信国君比并不差,人员流动性好些,新人成长和出头机会多 
些。所以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国内的买方的话研究实力不容易观察。但是业内比较公认的是易方达的研究是最好的。总 
体来看公司,业界比较公认的标准是首先看股东背景,然后看资产规模,再然后看投研团 
队,再然后看其它一些别的因素。 
  
于是,银行系的基金由于其强大的股东背景,不愁衣食,业界普遍看好其发展,事实上银 
行系基金成立时挖人的能力和之后资产规模扩大的速度也使得它们显得很耀眼夺目。但银 
行系也有问题,一股独大和国有银行的薪酬体制使得大股东限制下基金公司对投研人员的 
激励不足,在牛市存在人员流失的可能。现在三家银行系中,工银和交银做得好些,建信 
投研差点。 
  
其它的基金中,目前处于第一阵营的大概包括北京的嘉实,华夏;上海的上投,海富通; 
深圳的南方,博时;广州的易方达,广发。 
  
买方往往人少,所以不存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别人占着你就无法出头的问题,如果应届去 
工作, 1 年后往往可以独立看行业。这些公司中,应届的发展(也就是从毕业到成长为 
基 
金经理的速度)以嘉实为最慢,易方达广发最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购买资料请加好友